看完李安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後,心中竟是千絲萬縷,完全抽不出個頭緒。
別誤會,這部電影很棒,是我今年度看過最棒的電影,雖然說今年我進電影院的次數還不到十次,不過依然不減我掛保證大力推薦這部電影的決心。
這也是一部集教育意義及實用知識於一身的電影,包括──
姓名學確實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
譬如少年Pi的媽媽給自己兒子取了個和法國公共游泳池相同,而且跟「小便」諧音的名字,成功激勵小孩的鬥志,為了擺脫「污名」,小小年紀就懂得自立自強一頭栽進書本的世界尋找解套的答案,真是省錢又省力的教育方式。
養寵物真的可以延長壽命,就算是隻會吃人的孟加拉虎
少年Pi因為家中養了理查.帕克這隻會吃人的老虎,在危機中激發他的生存鬥志,從船難中活了下來。同樣是船難,身邊只有蘿絲的鐵達尼男主角傑克卻掛了,證實很多單身主義者的論調──養情人不如養寵物。
知識就是力量,乃去污、把妹、求生之不二選擇
少年Pi靠著多讀書,不只擺脫「便辛」這個污名,還因為胡侃了一通印度宗教典故洗刷在美少女阿南蒂心中變態跟蹤宅男的印象,一舉昇華為華麗的宗教才子,贏得美少女芳心;至於後來他能夠成功在船難中活下來,那本海上求生手冊更負起打發時間兼搶鏡頭的重責大任,多讀書果然是有好處的!
好了,鬼扯完了,切入正題。
=================================
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每次在看李安的電影,我總會想到孔子的這段話,當然,李安先生是不是君子我不知道,因為我不認識他;但是在他的電影裡,不管處理什麼樣的議題,整個電影的氛圍總是呈現一種溫文謙和、不疾不徐的調性,以平淡的口吻,娓娓道來關於人的慾望、壓抑、迷惑……這次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也不例外。
這場奇幻漂流描述的是一名追求信仰真理的印度少年在舉家遷移到加拿大的途中遇到船難,好死不死獨自一人和一群動物在船上漂流,更好死不死的,這群動物裡還有一隻會吃人的孟加拉虎。在漫長艱困的求生旅程後,少年終於獲救,船公司派人到醫院找少年探詢船難的真相,卻得到兩個本質相同,結局和相關人物卻完全不同的故事。
電影以動物園作為序幕,穿插著作者與中年Pi的對談,時而順敘,時而倒敘,拉遠了距離,平淡了人生的總總迷惘、醜惡、掙扎,像水滴滴落湖面,盪起的是一陣美麗的漣漪!
故事前半段背景發生在印度。印度這個國家對我來說一直是一個很不可思議的國家。
它是一個文明古國,兩千多前便已發展出豐富的哲學思想,同時卻也發展出最森嚴、最腐敗的階級制度,影響力延續至今;這個國家在一千多年前便有最先進的數學知識,卻沒有完整的歷史文獻系統,有的是一個又一個的故事,這些故事在提到可以用數字明確指稱的時間或數量時,永遠是八萬四千、恆河沙數等籠統字眼。
以這樣一個矛盾的國家作為主角背景,兒童Pi對生命的真理與信仰的追尋便顯得理所當然。
電影的一開始,兒童Pi因好奇接近孟加拉虎被父親阻止時,父親斥喝:「你看到的只是你的情感投射!」便已經告訴我們,這個故事說的不只是信仰以及生存,還有人性。
佛家說「萬法由心生、萬法由心滅」,人生的喜怒悲歡以及求之不得,一直都是來自自己內心的情感投射!
這麼說吧!前幾年紅極一時的選秀節目可以說就是一種情感的投射。
每個人心中多多少少都有夢想,卻沒有幾個人勇於追求夢想,選秀節目的出現產出許多一夕成名的素人明星,在短時間內集光環和榮耀於一身,自然成為平凡人投射夢想的標的,在這股熱潮的影響下,勇敢的人自己也踏上舞台尋找夢想,沒那麼勇敢的人則成為粉絲,把自己的夢寄託在喜歡的選手身上。其中理性的粉絲要不藉由偶像激勵了自己生活的勇氣,要不至少也促進了娛樂業經濟發展;而熱血的粉絲們就各擁山頭,為了自己支持的對象互相叫囂攻擊,雖然同樣也促進了娛樂業經濟發展(這算不幸中的大幸),但更促進網路高分貝噪音的產生。
一樣投射會有千萬種可能性,這就是人,而老虎一直是老虎,牠一直是肉食性動物,就像恐懼一樣,很容易就把人給生吞活剝。
在這段奇幻漂流裡,除了人性,還有亙古不變的生存法則「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少年Pi在與虎同船的旅程中,從一開始的驚慌恐懼到接受恐懼,再到征服恐懼進而和恐懼和平共處,看似已經圓滿的旅程,卻又因為漂流到夢幻島嶼,產生了另一種層次的認知,原來恐懼和安逸一樣,都會吞噬人心。
看到這裡,我忍不住想著,原作作家和李安導演,您倆應該看了不少佛經吧!這部電影根本一整個可以說是少年Pi的悟道旅程啊!正當我這麼想著,劇情最後居然迎來了一個大轉折,另一個版本的故事出現了,漂流旅程裡的動物們化身為人,展開一場生存保衛廝殺戰役,動物界適者生存的法則換到人類身上,瞬間竟是如此血淋淋得不堪入目,最離奇卻也最不離奇的是,人們寧願相信的,竟是最後那個殘忍的、醜惡的故事,因為這樣的相信,同樣也來自自已內心情感的投射!
這個結局就像一顆震憾彈,炸毀了原本的勵志與美好,將故事提昇到另一個境界,走過恐懼,卻迎來猜疑,一個問題的結束是另一個問題的開始;李安導演用他一貫淡然寧定的手法,讓觀眾面對自己的情感投射,也面對真實的自己。
看完電影後,我久久無法言語,也無法和朋友討論這個故事。
李安導演的電影常常會洐生出這樣的結論:「人人心中都有個綠巨人」、「人人心中都有個玉嬌龍」、「人人心中都有座斷背山」,以前我每每看到這個結論都會忍不住笑出來(請別誤會,我不是要對李安導演不敬),但在看完「少年Pi」後,我所能想到的竟只是「人人心中都有個少年Pi」。
人人心中都有美好的一面,也有醜陋的一面,每個人都可以是少年Pi,也可以是理查.帕克,在恐懼面前,善與惡誰會勝出?不到事情發生沒有人能夠知道。
電影的最後,中年Pi問了作家:「這兩個故事,你喜歡哪一個?」這個問題問得非常玄妙。
是喜歡,而不是相信。
喜歡一個故事很容易,相信一個故事就沒有那麼容易了。我們可以輕易的喜歡一隻老虎,但當我們和老虎被關在同一個籠子裡時,我們能夠相信老虎不會吃人,不因此而驚慌失措,尖叫奔逃嗎?
於是故事又回到了信仰,回到了宗教對人心的約束,中年Pi聽到作家選了第一個故事後所說的:「那麼你便接近上帝了。」
但也只是接近。
善惡的界線,不就在於對美好的信仰是否足夠堅定嗎?
我很喜歡電影裡,老虎代表少年Pi的恐懼,也代表少年Pi自己這樣的隱喻。
我也格外喜歡故事最後,理查.帕克頭也不回的走進叢林的那一幕。
愛會離開、恨也會離開、人世間的種種情感都有煙消雲散的時刻,在我們最措手不及的時候;認知了這一點的少年Pi放聲大哭,為的是不懂得好好珍惜、錯過許多美好的曾經的自己。
恨可以放下,愛卻要及時,這個道理說起來很簡單,但大多數的人卻都辜負了。
從親情、信仰、生存、到征服自己的內心,這艘漂流的小船上,承載了人生種種的面向與問題,雖然拉里拉雜寫了一大堆,心中總還是覺得千頭萬緒,沒能完整的表達看完後的想法。所以,沒看過的朋友們,請自己去看電影吧!這絕對是一部在不同年紀去看會有不同感觸的電影。也許這部電影不會改變你的人生,但至少,你會開始想要去思考你的人生。
===========================================================
相關文章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賜予豬一樣的家人《電影.翻轉幸福Joy》
那些生命裡的不完美《皮克斯.腦筋急轉彎inside out》
一段旅程、兩種真相,你願意相信哪一個?《少年PI的奇幻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