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的行程,吃吃喝喝不少地方,不過跟團通常也別指望能吃到多道地的;以下是印象比較深刻的,寫下來作記錄。
馬來西亞美食之一.十號胡同
十號胡同請來香港食神蔡瀾代言,將馬來西亞各地著名的小吃搬進樂天廣場地下樓層,來到這裡,不用東奔西跑就可以將馬來西亞各地著名小吃一網打盡,只怕胃不夠大,不怕找不到美食!
憑心而論,十號胡同的用餐環境不怎麼,等級大概就是十幾年前台灣二線百貨的地下美食街,說不上燈光美氣氛佳,甚至還有些雜亂,通道又窄,不太好走。
同行的朋友因為腸胃鬧脾氣,沾不得油膩,我們就選了漢記靚粥。
其實我本來想點漢記的招牌生魚片粥,但因為本人好幾次吃生食吃到食物中毒,上吐下瀉到生不如死程度,實在不想出國的第一天就進醫院,這便點了比較安全的豬肉丸粥。同行朋友點的是雞絲粥和豬雜粥。
漢記的粥煮得超糊,,要不是粥還有顆粒感,我還真要懷疑是否有進調理機打漿過,真的很有喝粥的感覺,嚼都不用嚼,很適合我這種懶人。至於口味,偏鹹了些,不是特別驚艷,但還不錯。
無辣不歡的同行小朋友點了泰式酸辣口味的麵,紅吱吱一碗,據說辣味後勁很強,深得小朋友的大愛,但我忘了問她是哪一家的。
十號胡同雖然精緻度不足,但到處都可以看到早年華人生活的器具,帶著民初的復古味道,亂歸亂,亂得非常的有fu……
出國前我曾經立下宏願,到十號胡同一定要多吃幾樣小吃,過一把品嚐異國美食的癮。然而心願無限,腸胃有限,喝完粥後,我已經飽的不得了,只好含淚看著同行小朋友點了冰品,用眼睛過乾癮。
這碗舖了一層看起來色素很多的冰品很南洋口味,綠色果涷下是滿滿的水果,偷偷跟小朋友分了兩口,口感非常清爽,甜而不膩。不過一碗要價約台幣70元,以馬來西亞的價位,算奢華的了!
因為吃的是粥,怕晚上肚子餓,朋友在這家小攤買了麵包,揪甘心的也幫我買了一份。
這家麵包店的麵包應該不錯吃,證據是晚上進飯店時,因為我一點都不餓,所以請小朋友幫我把我麵包吃掉,小朋友本來說不要,但在吃掉自己那份麵包後,二話不說也幫我嗑掉了我那份麵包。
馬來西亞美食之二.燕窩
觀賞完印度教聖地黑風洞後,來碗透心涼的燕窩,消暑又解渴。
燕窩是燕子的口水,在中國,據說從明朝才開始有食用燕窩的記載。
燕窩又分為人工築巢吸引燕子前來的屋燕和野生採集的洞燕,洞燕一般都在山勢嚴峻的峭壁,得冒著生命危險摘取,摘來燕窩還得透過層層手續浸泡、除毛、去除雜物、烘乾才能製成燕窩,待要煮的時候又得再浸泡,去除雜物,費時又費工,至於喝起來,因為加了冰糖,甜甜的,口感不錯,不過說實話,膠質黏稠的感覺還不如喝白木耳,大約是我這個窮人家不識貨吧!
馬來西亞美食之三.新峰肉骨茶
行程表上註明了第二天的午餐是品嚐馬來西來當地著名小吃肉骨茶,本來以為跟團去的大概就是些名不見經傳的小店,沒想到,我們去的居然是頗富盛名的新峰肉骨茶。
好吧!我知道有名不見得好吃,就像嘉義某家鼎鼎大名專賣觀光客的雞肉飯,名過其實的程度讓身為嘉義人的我都感到汗顏;不過出國前在網路上有做過功課,新峰肉骨茶評價不錯,雖然我不是什麼美食家,但人到國外,沒嗑到當地美食豈不可惜?一看到招牌我就滿心期待了起來。
這家餐廳的裝潢大概像是台灣的海鮮快炒餐廳,杯碗樣式很復古,好像回到童年吃流水席的情境。
店裡除了肉骨茶,黃金麵包雞也很有名,麵包裡包裹著咖哩雞,可以撕開麵包沾咖哩醬吃,口味頗受團員們好評,咖哩香料的層次很豐富,吃下去滿口的南洋風情,和台式咖哩甚或日式咖哩的單調口感完全不可相提並論。
加了大白菜、金針菇、豆皮的肉骨茶,湯頭非常鮮甜,但口味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淡,和台灣賣的肉骨茶相比,真的淡多了。
馬來西亞肉骨茶的味道其實就像饒河街的藥燉排骨,沒有酒味,再甜一些、也清淡很多,不過因為我口味偏淡,這道湯很有我的愛,一口氣便狂嗑了三碗。新峰的肉骨茶湯頭可以免費續加,老闆娘熱情頻問要不要添湯,誠意十足;後來看了菜單,一鍋湯才27塊馬幣,一桌8人換算下來,一人才三十幾元台幣,俗擱大碗!
其它的菜色口味也都還不錯,沒有想像中的重口味;去年我去大陸的江、浙一帶,才第三天就因為飲食太鹹,嚴重水腫到我腳塞不進運動鞋裡,徹徹底底嚐了回「穿小鞋(大陸形容被整的俚語)」的滋味。在馬來西亞雖然也覺得口味偏鹹,卻沒有水腫的困擾。
魚也比想像中新鮮,沒什麼土腥味。
胡椒湯。
這幾天的行程裡常常有機會喝到這道湯,裡面的食材不盡相同,相同的是濃濃的胡椒味,原本調味用的香料變成料理的主旋律,每次喝都覺得很奧妙。
馬來西亞美食之四.娘惹餐、雞粒飯
娘惹是馬來西亞的一個種族,據導遊說,鄭和下西洋時,部份隨船人員愛上當地的風土民情,便留下來與當地人通婚,生下來混血孩子,女的叫娘惹,男的叫峇峇。
不過我是覺得鄭和當年率領的算是軍隊,一個朝代剛開國時,軍紀通常很嚴明,要大剌剌的大爺我看此處風景好,便在此處留下來了,那是武俠小說的描述方式,不是歷史劇的演法,況且在鄭和下西洋前,明成祖就曾派過兩員太監出使滿剌加(麻六甲古名),帶動明朝的海外貿易,這些娘惹峇峇的祖先要說是隨鄭和下西洋的人,我是比較懷疑的,但要說是受惠於鄭和開通海外貿易而渡海前來的商人及其隨員,我是比較相信的。
總之,娘惹是早期華人與馬來人的混血,自然娘惹餐也是混和了華人和馬來人的口味,菜式很台,但口味酸辣。
先上的是高麗菜湯,外表很樸素,就是高麗菜煮成的湯,剛上桌時還引來同桌團友的「呿」聲,沒想到湯一入口,滿滿是蔬菜的清甜味,立即引來廣大的迴響,同行小朋友一口氣嗑掉八碗,讓我目瞪口呆。
很台式的梅干加刈包,馬來西亞的華人移民大多來自嶺南閩粵一帶,出現和台灣一樣的閩南飲食並不意外。不過這道我沒吃,無法評價。
魚片蒸蛋,還滿清爽的。
蝦醬炒長豆,這裡的蝦醬不腥,炒青菜別有一份香氣。
什錦青菜,有蓮藕、西洋芹、黑木耳、紅蘿蔔……口味和台菜算是堂表兄弟吧!
酸辣口味的蝦料理,本人腸胃不好,直接跳過這一道,但最後看到滿滿一鍋還賸半鍋,似乎不怎麼受歡迎。
台式白斬雞混合了馬來西亞的帶酸辣醬汁,很適合夏日食用。
雞粒飯,麻六甲當地的特色料理,吃起來感覺像是飯泡在雞湯裡,打成泥狀再捏成高爾夫球大小,據說這是早期為了讓下田的農人方便食用而產生的料理。品嚐過後覺得,米飯這項食材入口鬆軟,本來口感就不明顯,打成泥糊後連那一點鬆軟的口感都沒了,兼之雞粒飯上菜時是冷的,那個感覺,就像乾巴巴的隔夜飯泡在冷雞湯裡,很難勾起食慾。
這鍋沒記錯是魚酥羹,鮮炸的魚塊放進羹裡,也是一道和台菜有親戚關係的料理。
酸辣口味的魚料理,但是口味沒有很重,頗受好評,本來整整一尾,才剛上菜沒多久便被狂掃到賸這麼一點,麻六甲靠海,魚還滿新鮮的。
馬來西亞美食之五.新山Premium Outlet美食街
看到這裡,應該很多人心裡在想,Outlet美食街是有什麼好寫的?我本來也這樣覺得,但是因為在這裡有吃到難忘的美食,還是作個記錄。
同樣是美食街,這裡的價格比十號胡同高,等同是台北百貨公司地下美食街的價位,不過豐盛度遜了一截。
這是藥材黑雞椰子湯套餐,本外貿協會是被那盅真材實料的椰子外殼吸引而點了它,價格大約台幣150,雞湯裡帶著點椰果的香味,整體還算協調,不過配菜就一碟大陸妹,湯裡的雞肉也沒幾塊,本人很合理的認為這份套餐有搶錢的嫌疑。
朋友的干貝杞子雞湯套餐,台幣140元左右,口味也尚可;當然,干貝是吃不到的,至於干貝殘渣有沒有,我就沒問了。
另外兩位朋友點了BBQ,這家的燒烤就得好好誇獎一下。
金都串串燒的香料下得很重本,一咬下去,滿口的異國香氣,燒烤的火候也拿捏得恰到好處,外酥內多汁,讓人情不自禁一支接一支。不過這一盤不便宜,台幣要兩百多,而且肉串薄到幾乎讓你感覺不到它的存在(←好啦!我誇張了)。
燒烤還有沾醬可以沾,據說很辣,無辣不歡的同行小朋友才試了一小口,就豎白旗投降了。
賣燒烤的是位華人正妹,一張素顏秀秀氣氣氣,氣質清新,放在台灣,應該有資格當個轟動網路的燒烤妹(←拍勢,沒拍好),也難怪同行的父女檔一聽到有人要加點,爭先恐後跑腿去,非常的給它勤奮。
吃飽喝足來杯飲料。
這家飲料店很神奇,點什麼缺什麼,明明是用餐時間,居然只賸西瓜汁跟一些五顏六色的調味飲料。西瓜汁雖然是現榨的,但喝起來只有渣的感覺,沒有汁的清甜,沒記錯的話一杯要價台幣五十,因為太傷感了,我只好邊喝邊默唸:「難得當凱子…難得當凱子…」
新加坡美食.楊家海南雞飯
來到新加坡,自然免不了要品嚐海南雞飯。
楊家海南雞肉飯招牌打著50年老字號的名號,一進門就是大面名人照,讓我想起了師大夜市那排掛滿報導的小攤,看來不管是哪裡的華人,都很吃新聞報導這一套。
在馬來西亞過了三天簡樸、很有二十年前的流水席架式的飲食文化後,來到新加坡,看到果汁裝在現代造型的玻璃杯中,突然有一種回到都市的感覺。
餐廳整個乾乾淨淨的,還滿促進食慾。空空的肚子是最好的調味料,大家在環球影城裡忙著玩,全都餓壞了,菜剛上就是一陣狂掃。
這個辣椒據說很辣。
據說道地的新加坡海南雞飯要用泰國米,口感偏硬的泰國米淋上雞油醬汁,正好調和泰國米偏硬的口感,而台灣米濕黏,再加上醤汁就太糊了(←忘了拍飯,殘念)。
拜科技發展交通發達所賜,在台灣,要吃到異國美食不是難事,我公司附近就有一家海南雞飯生意超好,那是隔兩三個禮拜就會吃一次的。曾經聽過新加坡朋友說,台灣的海南雞飯不怎麼道地,在新加坡當地體驗這道美食後,其實覺得和台灣的海南雞飯相差不大,倒是出乎意料之外,比台灣的口味淡,帶著食材的原汁原味,很適合我這個口味清淡的人。
大概是新加坡的華人佔大多數,這裡的飲食不像馬來西亞的娘惹餐融合了馬來飲食文化,倒是和台式菜系口味相似。
邊嗑著雞飯,我想起嘉義某家評價不錯的道地小吃店,同樣是雞油調了醬汁淋在飯裡,那家雞肉飯的醬汁甘甘甜甜,很有我的愛,而楊家海南雞飯的醬汁雖然遜色了點,但飯佐上醬汁,不硬不黏的口感卻大勝雞肉飯,說實在,台灣米口感黏稠,那家雞肉飯居然可以把飯煮得比泰國米還要乾硬磕牙,也算了不起。楊海南雞飯的雞肉清清爽爽,夏季頗為開胃,不過和台灣一般店家的口味也相差不多。
新加坡美食.咖椰奶油吐司
五天四夜的行程,就在新加坡的樟宜機楊畫下句點。
因為飯店的早餐太難吃,入關後隨便逛逛,就去打牙祭。
機場裡可以販賣餐飲的攤位不多,朋友挑了這家由廣東先生和金門妻子合力經營的小攤!
這個小攤的工作人員算多了,不過動作實在不快,點的雖然是速食,但還是等有點小久。
朋友點的是包子、咖啡、奶茶。
奶茶的奶調的居然是煉乳,本以為會很膩,但朋友喝了一口說還好,並沒有煉乳的甜膩,包子也頗受好評,比想像中好吃。
我點了咖椰奶油吐司。旅行之前,來過新加坡和馬來西亞自助旅行的朋友曾大力推薦,說這裡的早餐甜的比鹹的好吃。但因為行程裡每天早上都是吃飯店的早餐,好一點的口味一般般,運氣差一點,那就嗑麵包(這裡不得不說,同樣是東南亞國家,泰國飯店的早餐精緻多了)。
一向機場的餐飲部我從不抱任何期待,沒想到咖椰奶油吐司比我想像中好吃,吐司烤得恰到好處,入口酥脆而不乾硬,濃郁的咖椰醬搭著遇熱融化的奶油,不僅調和咖椰醬的黏稠厚重感,吃起來格外滑口,香氣也更加濃郁,終於,在離開新加坡時,我吃到讓我印象深刻的美食了,感動ing…….這份早餐坡幣1.9元,折台幣45元,以機場的餐飲價位,算合理了。
(異國美食篇.完)
=====================================
相關文章
《阿宅下西洋》Day 1──馬來西亞.吉隆坡(未來太子城.水上清真寺.雙子星塔)
《阿宅下西洋》Day 2──吉隆坡(馬哈迪官邸、黑風洞、獨立廣場、英雄紀念碑)
《阿宅下西洋》Day 3──麻六甲、柔佛州(麻六甲古城、丹絨比艾國家公園、Premium outlet)
《阿宅下西洋》Day4.新加坡(魚尾獅新家.海事博物館、環球影城.金沙購物中心)
《阿宅下西洋》.異國美食篇(十號胡同、燕窩、娘惹餐、Premium Outlet美食街、楊家海南雞飯)
《阿宅下西洋》.異國飯店篇(金馬皇宮酒店、妃儷雅渡假村、MUTIARA珍珠酒店、PARC SOVEREIGN威豪飯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