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承認我是戲劇控。小說、戲劇是我平常主要的娛樂,最熱血的時候,曾經一個禮拜趕六場電影而樂此不疲,不過自我一躍成為華麗麗的宅女,開始過著腐爛不出門的生活後,電視劇就成了我主要精神食糧、宅在家中不可或缺的消遣娛樂。

 

這些年來,偶像劇從一個禮拜播一次進化到幾乎天天都有某電視台放送,我拿起遙控器的頻率卻越來越低,日韓美劇偶爾還能勾起我的興致,但本土戲劇,一年裡頭能有一兩部戲讓我撐超過半小時已十分難得,至於認認真真坐在電視機前看到完,那真叫不可能的任務;平常無聊配飯時,「康熙來了」變成我的首選,但是這幾天的康熙內容實在不對我的味,對著新聞嗑飯又太無趣,在網路電視上一陣亂點,卻教我點到了這部早已過了熱潮的韓劇──「成均館緋聞」。

 

如果說「大長今」這部電視劇我給九十五分、「太王四神記」我給九十分、「秘密花園」我給八十五分(以上的分數包含極高的主觀因素,大家就別太認真),那麼「成均館緋聞」充其量我也只能給七十分,那又為什麼,「大長今」、「太王四神記」、「秘密花園」沒讓我想要動筆,只有七十分的「成均館緋聞」卻讓我有不抒不快的衝動?其實只因為在看「秘密花園」前我還沒開始寫部落格「成均館」這個熟悉的題材,讓我明顯的感受到台韓在製作戲劇時用心程度的差異。

 

不管小說或戲劇,我圖的只是娛樂,在苦悶平凡人生裡,偷取一兩個小時的空檔,去顛覆世界、去冒險犯難、去溫馨喜悅、去大起大落。!在現實生活裡,那種人定勝天,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俗爛說法,大抵只要唸到國中以上的小朋友都不會相信,但是戲劇裡,我期待的就是現實生活中的不完美能變成完美,所以對我而言,一部好的片子,越天馬行空、越大灑狗血、越充滿愛與和平,就越能得到我的大愛,至於這些天馬行空、這些狗血和愛與和平我也不是無端就相信的,如何合理化劇情裡的一切,全靠編劇手中的神來之筆!

 

這部被稱為韓版梁祝的韓劇,內容正是中國家喻戶曉的女扮男裝,到書院假讀書之名行戀愛之實的故事。

 

中國傳統愛情故事裡,十之八九我都很感冒,其中之一就有梁山伯與祝英台。

 

盡管女扮男裝是我很愛的老梗,然而這部隔三差五就被搬上螢幕演繹一番的「名著」,從來我就沒有一次有耐性看超過十分鐘,最大的原因就是合理!

 

今天你有武則天的豪情壯志,打算給全天下男人一點顏色瞧瞧,硬是女扮男裝到書院讀書以謀得功名,將來出將入相再竄位竊國,這個理由我可以接受。今天妳是孟麗君,背負著夫家的血海深仇,沒女扮男裝上京謀得一官半職,不能替夫家洗清冤枉,這我也可以勉強接受(雖然真的很勉強才能接受)。但一個好好養在閨閣的世家千金,沒有任何理想、沒有任何仇恨,居然可以甘冒浸豬寵的高風險跑去和一群男人鬼混,這不叫精神分裂,就叫腦袋被驢踢了!

 

再則書院是什麼地方?是踏入仕途的入場卷、是官場的縮小型社會,在裡面,可以搞貪污、搞腐敗、搞權利鬥爭、搞氣節,搞各式各樣的小動作,然而梁祝裡,一群大男人和一個假男人全部那麼有志一同,只搞風花雪月,唸書是附加的,談戀愛才是人生最終目的,還談得那麼沒腦,實在看得我好三條線!

 

考慮梁祝的寫作時代背景,當時戲劇並沒有那麼普及,除了富貴人家,一般平民看戲是難得的奢侈,梁祝這樣的劇情、這樣的結構,其實已經很能滿足社會大眾!但現在都什麼時代了,如要拿兩三百年前的邏輯和結構來唬早被第四台二十四小時放送麻痺的現代觀眾,那也未免太把我們觀眾群當三歲小孩!

 

成均館緋聞能讓我突破梁祝的魔咒,撐超過十分鐘,只因女主角從一開始就知道,女扮男裝進成均館是會掉腦袋的事,她不能做也不想做。

 

這部戲的背景是在正祖大王的時代,一個階級分明、黨派鬥爭到幾近腐敗的時代(就劇情的描述看來)。

 

在這樣的時代裡,年輕人在想什麼呢?高官子弟的男主角李先俊想著的是堅持大丈夫的原則與氣節,打造自己理想中的仕途與世界。貧窮的兩班貴族女主角金允熙想著的是家中越積越高的債務,還有抵抗嫁入債主家中作妾的命運。在黨爭中失去兄長的男二主角文在信想的是怎麼替哥哥報仇。假冒兩班貴族,其實只是一般平民的另一名男二主角具龍河想的是嘻笑怒罵,隨波逐流。

 

這樣四個性格迥異的角色,構成了成均館緋聞的骨幹!

 

雖然有著一身才學,女扮男裝在書房中幫人代筆賺取工資,但是金允熙從來沒想過要踩過社會禮教的那條防線,因為她從小受的就是三綱五常、男尊女卑的教育,女扮男裝已經是為了生活而不得已的事,進成均館當儒生這種事,是她想都不敢想的。

 

所謂的聰明不是去做別人不敢做的事,而是知道什麼是不能做的事。

 

然而這部戲既然叫「成均館緋聞」,女主角不進成均館還搞屁啊?於是,金允熙很倒楣的在考場當槍手時認錯了「王相公」李先俊,兩班貴族中的雲和泥就這麼碰撞了,再加上皇帝也跑來湊熱鬧,一連串的巧合之下,她再不想也得進成均館。

 

這段成均館奮鬥史說荒謬很荒謬,說瞎也夠瞎,但看在編劇如此煞費心機,一路迂迴,一路曲折的合理化女主角進成均館的過程,OK,我買單,對女主角光著細滑無喉結的脖子晃來晃去,卻沒被懷疑她是女生,以及韓國科舉考場管理鬆散到不可思議程度的這些事,我就睜隻眼閉隻眼吧!

 

西方的編劇理論裡面說,行為即是人物!而行為的構成,來自人物的不斷敲打與追尋!這一點,在「成均館緋聞」裡顯而亦見,人家在角色的塑造上真的有下苦功,而且人物的性格是緊密的結合著劇情推動著。

 

成均館緋聞裡的每個主角都不完美!

 

世家子弟,滿口大丈夫原則的李先俊只是一個會唸書的書呆子,對平凡人的苦難,他沒有機會了解,也沒有心思了解,如果讓他一路這麼走下去,那麼他也不過就是走他老爹的後路,用扭曲的原則,掩蓋人生的所有不公不義!

 

貧窮的兩班貴族金允熙雖有滿腹才華,卻被禮教大防綁得死死的,如果沒進成均館,最終她也只能和這個世界妥協,嫁給富家貴族當小妾。


至於背負兄長血仇、因父親當年的沈默而怨恨著的文在信,大概就是抱著無用的正義,某日橫死街頭!

 

嘻笑怒罵,風流倜儻的商人之子具龍河也只能一輩子掩蓋自卑,繼續過著毫無意義的放蕩生活。

 

對他們而言,能打破他們生活現況的契機,就是正祖大王一直掛在嘴上的打造一個公平的大同世界──找到金縢之書。

透過四個主角的人生背景,透過他們的遇合,公平的大同世界不再是一個笑話,而是社會底層人物對生命最無奈的吶喊!

 

認同人物的無奈、認同人物的喜怒哀樂,於是觀眾和戲劇角色有了共鳴點,於是那些命運的起落,那些無能為力的曲折,就便成了上天安排這句老話,順理成章的被接受了。這就是編劇的說服力、跟一部及格戲劇所應具有的合理性。

 

看著書呆子李先俊開始懂得和別人互動、懂得關心,看著金允熙開始敢作夢、敢追求;看著文在信開始理解父親當年的沈默,看著具龍河開始挺身而出,不再以旁觀者自居,「成均館緋聞」成了一部有血有肉的戲劇,能夠吸引我在電視前坐下來,雖然後半段我是跳著看完的。

 

命運可以不合理,所以武俠小說裡,主角掉下懸崖,一定會遇到絕世高人前輩或撿到武林秘笈;所以金允熙跟祝英台可以混在一群男人當中,不被發現女兒身;人物一定要合理!所以一群不完美的人用不完美的方式,努力往完美的理想靠攏,才能感動人心!

 

其實「成均館緋聞」的劇情漏洞百出,先不提那明顯到讓人懷疑成均館的儒生眼睛全得白內障的女扮男裝;明明所有證據都指向紅壁書就是文在信,居然還可以放著他到處上竄下跳,四下鬧騰;而金滕之書的謎題,在說出國家的開始這段話時,本庸才我就直接猜到是在成均館的大門,居然劇裡眾多英才還得鬧個好幾集才破解謎底;長袖善舞、弱不禁風的名妓半夜除了搞本業,還得客串武林高手;以壞人腦殘的程度居然還可以成為壞人……種種不可思議的安排,我還給到七十分,其中六十五分,就是給了人物背景及性格的塑造。不過作為平常的逍遣,我的要求真的不高,七十分也就夠了,這種消耗型的偶像劇,要是拿好萊塢電影的標準來評估,那就是我腦袋壞掉,不是編劇腦袋壞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人家韓國培育偶像的用心程度。

 

記得某一年金曲獎請來韓國天團SJ來表演,老實說SJ一字排開來,誰是誰我根本就搞不清,當時本來就要轉台了,可是SJ一跳舞,我按遙控器的手就停了;群舞時氣勢磅礡, Solo時各有特色,明明就一大群人,居然把舞排得節奏分明,毫無冷場,即使我對偶像無感,看了還是歎服!

 

這群在舞台上又蹦又跳的偶像跑來演偶像劇也演得有模有樣,去年的「Dream High」,飾演有點宅又活在夢幻泡泡世界裡的女配角IU,在知道她只有十七歲而且第一次演戲時,我真嚇了一跳;成均館男主角東方神起裡的朴有天(其實我只知道東方神起是很有名的韓國偶像團體),給我的驚豔感雖不如IU給我的,但從他第一次演出的「成均館」到最近演出的「屋塔房王世子」,同樣是天之驕子,一個是悶騷內斂,一個是悶騷外放,角色區隔得壁壘分明、恰到好處,也夠用心的了。

 

當然,這裡絕對不是拿梅莉史翠普或湯姆漢克等級的演技來比較,只是一個專業偶像,跨進戲劇界居然也能表現得有模有樣,雖然在我淺薄的韓劇觀看史中有偷偷發現,眾多韓劇演員在處理情緒細節──如緊張時吞口水,悲傷時睜著眼睛流淚,緊張時眼神飄來飄去的表演方式雷同到讓我合理懷疑,韓國的表演訓練是有縝密的拆解步驟範本,但又如何?只要演員不要把戲演得就像在演戲,其它我都可以接受,本來各行各業專業的起點有九十九%就是從模仿開始,想想他們才不過二十歲上下,即便模仿,做到這種程度已經很了不起!所以說,南韓能把演藝工業搞到這麼轟轟烈烈,真的不是沒有原因的!

 

一直以來,無論小說、電視、電影,我的口味都走極端路線。

 

要談人性,就談個徹底讓我省思。如果要搞娛樂,就只要給我一個夢,但要騙我相信,請用心一點,別把我當三歲小孩哄!

 

最近幾部打著探討某些議題的高收視、高討論度本土偶像劇,因不符合本人走極端路線的口味,我總是看得興致缺缺,但這是個人口味問題,算非戰之罪,但其它那些輕鬆喜劇,角色塑造薄弱、劇情結構讓人滿頭烏鴉,老梗一炒再炒還是老梗,就算我的忍耐度只有十分鐘,還是看得我悲從中來!

 

其實我也知道,大環境確實不好,編劇難為、戲劇製作也難為,但如果可以,我想追的是本土戲劇,而不是日韓美劇啊!

 

我並不要求每一部戲都要嚴謹考究到如「大長今」、也不要求能讓我反覆推敲劇情用意如「太王四神記」、更不要求把商業老梗炒到經典極致如「秘密花園」。但身為一個戲劇控,還有什麼比遙控器在手上,卻每一台都不想按更悲慘的事?

 

我想被騙,我想相信有矢誌不渝的愛情、堅定不移的友情,和天理昭彰的報應、努力就會有回報的神話。其實我很好騙的,有七十分就夠了,所以,各位編劇、各位演員、各位製作,能不能盡情的欺騙我呢?,我真好懷念以前看「京城四少」、看「春去春又回」的歲月啊!

 

最後,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有一樣的想法;喜歡收下巴用無神三白眼看人的男主角老爸左議政和本劇頭號壞蛋掌議夏仁秀,其實你們才是失散多年的父子吧!

未命名 -1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n 的頭像
    sun

    大象躲進襪子裡

    s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