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台北燈節轉移陣地到圓山的花博公園和美術公園,並且一路從中山北路延伸來幸福燈海,活動一開始便吸引了本阿Sun的注意。
小的我生長在香火鼎盛的小鄉村,小時候,元宵節這個節日對我來說是色彩鮮明、喧囂歡樂的。
當本阿Sun還是小女娃的年紀,正月十四的那天晚上,全家人吃完晚飯後總會圍坐在餐桌前搓湯圓,等著丟入瓦斯爐上滾著的糖水,那是隔天拜拜要用的。台式湯圓沒有餡料,就是糯米糰子煮成甜湯,甜甜膩膩的,我並不愛吃,卻很愛全家坐在餐桌前,說說笑笑,把自己搞成白麵人兒,和我家二皇爺一起胡鬧搓出奇形怪狀湯圓的氣氛。
而正月十五那天則是鄉裡媽祖廟的重頭戲──媽祖遶鄉出巡,台語叫「溫曾」。熱愛傳統民俗文化的先太皇太后會牽著我到街上的冰果小攤卡位,給我點上一碗綠豆湯,再叫上一盤現切木瓜,坐在小攤上等著媽祖娘娘仙駕遶過。
說實在的,小時候的我超沒慧根,對於宗教行為藝術完全無感,只記得鞭炮好吵,神將好威武嚇人,之所以和先太皇太后出去湊熱鬧,為的全是那碗綠豆湯,最搞笑的是,我家還從來都不缺自家煮的綠豆湯,果然對小孩子而言,外食有著致命的吸引力~~~XDDD~~~
當年新港奉天宮從正月開始便會在兩側的巷子裡會擺上花燈陣仗,大多是跟宗教有關的內容,一閃一閃會動的燈飾,把我們這群沒啥娛樂的鄉下小土包看得都傻了眼,沒事就在巷子竄來竄去,滿是過年喜慶的氣氛。
長大後,廟側的巷子不再展出花燈,一家人也分居各地,先太皇太后握著我的手走在街上的暖暖掌心溫度,也只能留在記憶中。
可能因為小時候對元宵的印象太深刻,長大後對元宵節反而就興致缺缺,台北每年都有燈節展出,我卻從來提不起興致去看,偶爾被同學、朋友拉著前去湊熱鬧,也都是走馬看花,看看就罷!而今年的台北燈節,卻在我腦海裡留下繽紛燦爛的印象。
在捷運停靠圓山站,已有不少乘客隔著車窗看到壯觀的燈節陣容,發出驚歎聲還不忘拿著手機狂按快門。
當天天氣陰陰的,飄著毛毛細雨,小的我好生哀怨,這回腳架不會又是揹著練身體用的吧!
入口處,兩隻大型動漫花燈吸引不少小朋友的注意,據說這兩隻有在去年新竹燈節出場過,也不知真的假的@@
城隍廟晚上有猜燈謎活動,燈謎早在兩側先昭告大眾,想抽大獎的人可以先作好準備。
三仙老公丫標在入口處歡迎遊客光臨。
這次的燈節分成十二區,一進三仙老公丫標圓型拱門便是「祈福燈區」,文昌帝君笑呵呵的臉正歡迎大家到來,不過可能因為不是考季,文昌帝君門前冷落車馬稀,有點小孤單。
至於財神爺則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分季節都受到熱情群眾的愛戴,和文昌帝君形成強烈對比。
整個展區分類相當清楚,偶爾加入全國花燈競賽的學生作品,小朋友創作力驚人,還滿吸引人的。
國小組第三名作品,以瓶蓋、保特瓶、洗碗籃作為創作素材,很符合這次燈節環保的精神。
走出祈福燈區,遠遠的就看到這次的主燈「飛躍阿駿」,駿兄是這次台北燈節的重頭戲,好酒要沈甕底,且容小的待會兒再報告。
個人覺得今年的台北燈節真可以好好誇獎一下,往年的燈節要不在國父紀念館,要不就中正紀念堂,花燈排排坐,遊客人擠人,就是整個走馬看花,看完還是眼花花。
這次搬到了花博園區,以美麗的花博公園作為背景,清風綠意中飄浮著燈海,美得很夢幻、很耐人尋味。
這個燈節就像仲夏夜的一場美夢,充滿了妖精的魔法,美得很不真實,卻帶來新鮮的視覺感受。不過當天真的冷吱吱的就是了~~~=.=
小的我和友人完全無計劃可言,就像無頭蒼蠅一樣亂走,毫無邏輯可言,就請各位看倌跟我們一起走馬看花吧!
以廟會陣頭行列為主題的「藝陣燈區」,氣氛熱鬧滾滾。
因為我家也有三太子,看到三太子一定要來一張滴,不過照片裡超有戲的小人兒當然不是我家三太子啦!
一直擔心當晚下雨,腳架又要拿來練身體,還好老天爺賞臉,腳架派上用場了。
以代代相傳歷史故事為主題的「采風區」,下面這一張就是「鄭和下西洋」。鄭和先生因戰爭倒楣的成為兒童戰俘,被不人道後送進宮裡,後來被分發到明成祖朱棣的王府,最終成為一代軍事家、外交家兼航海家,真真是太監界的典範!也是一代偉人!
眾所皆知的「桃園三結義」,我後面有一位不明人士說:「這個張飛怎麼這麼像孫悟空啊?」小的我在心中偷偷OS,張飛是黑人血統,孫悟空了不起也只是印第安血統,差粉多的好嗎?
昭君出塞。
我後面有一位大姐一直對著昭君叫塞君,我想她應該是覺得王小姐太塞了,好不容易進宮,還沒來得及上演後宮昭君傳,就被扔到大漠和番,真是冤得不得了,難怪花燈裡的昭君一直拿眼睛用力「青」後頭的匈奴,想來她心中一定是有滿滿的怨恨(大誤)
孔明借箭。
這個孔明一點都不美型,和電影電視上的差很多,我覺得孔先生應該不會開心說~~~(←人家根本不姓孔好嗎?)
以馬為主題的「駿馬遊蹤區」。
蒙古草原牧馬被搬到花博來,場面頗壯觀。
馬年看馬還滿應景的。
以十八個孝行故事為主題的「古風傳唱區」。
「孝感動天」。
有大象是一定要來一張的。
臥冰求鯉!
小時候第一次聽到這個故事時,我就一直覺得,到底腦袋要壞到什麼程度才能想出這種求鯉招術呢?
人的體溫就算發高燒,最多燒到40、41度也算極限了,這樣的溫度拿來泡腳還嫌不夠熱,要把厚冰融化,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王先生想求鯉,看要拿斧頭、拿鎚子直接敲冰都比用肉體臥冰快,更何況就算給他臥冰成功,如此胡搞瞎搞下來不得肺炎才怪,到頭來還要累得父母照顧,這是哪門子的孝順啊?古代的啟蒙教育是想教出頭殼壞掉的讀書人吧!別鬧了!
「拾葚供親」就有說服力多了。
「哭竹生筍」這件事我也有意見,如果哭可以解決事情,天下早就太平了。
湧泉躍鯉。
當然,孝順這個品德絕對是值得推廣的,不過總覺得時代不同,就該有不同的二十四孝,這才能真的達到教化的功效。(好啦!我承認我就是意見很多~~><)
還是來看學生作品好了。
這居然是學生作品,真讓我嚇了一大跳,整隻飛馬就是威風澟澟,動感十足啊!
動物園好熱鬧,像馬戲團一樣。
民生國中的學生作品。這個花燈跟前面祈福區旁國小組第三名的作品概念差不多,都是以環保回收的物品作為素材,也不知是英雄所見略同還是同一個指導老師。不過現場看到的學生作品裡,我最愛這一座,在現場看,不管是環保概念、造型還是色彩的呈現都非常出色奪目,重點是這一座花燈只有台灣黑熊沒有貓熊,我對貓熊當然沒意見也挺喜愛的,但我對台灣黑熊被如此冷落就有很多意見了(再次承認我的意見真的很多again)。
以回收保特瓶作成的花,後面的山是瓶蓋黏貼成的。
菜籃烏龜,超逗的。
母校不認識的學弟妹的作品。
肥肥跩跩的白馬還滿有我的愛。
還有許多造型可愛,配色也不賴的學生作品。
本次燈節的重頭戲─飛躍阿駿。
「飛躍阿駿」由藝術家林書民先生以多媒體藝術手法打造虛擬劇場,並以環保回收材料作為素材,貨櫃屋作為承載燈體的檯座,募集17868片回收光碟作成的阿駿,有諧音「一起發又發」的含意,每一片光碟片還有民眾的祈福願望,讓這座主燈承載了市民的期望與祝福,這是官網上的說明。
另外主燈下的螢幕播放的是數位動畫化的八駿圖,透過擴增實境的影像合成技術,民眾站在主燈下,就可以看到自己站在動畫裡,參與了動畫的演出。
↑還沒亮燈,眼睛黑嚕嚕的阿駿。
那天到達花博園區時才五點半不到,依照慣例,主燈應該會在整點時亮起,所以六點不到我們就乖乖到主燈前報到,結果~~~~主燈它~~~~不亮~~~它就是不亮~~~~嗚~~~~T_T
太傷心了,只好亂走亂拍,後來也忘了這件事,快七點時,突然聽到有人說:「主燈秀快開始了,我們趕快過去。」小的我這才想起還有主燈秀這檔事,趕緊殺了過去,結果燈台四週早擠了滿滿的人群,最後只擠到阿駿的屁股旁便沒路可走,所以只好拍翹臀駿了。
悲情的是,因為之前我一路都用手動,殺到阿駿旁的時候主燈秀己經開始,一陣兵荒馬亂下根本來不及重新設定,拍得亂七八糟。
還是拍阿駿的性感屁屁好了。
一直想著八點如果人還在展場,一定要再去補拍,八點一到我還是照樣忘記這檔事,依然是身旁路人的對話提醒了我們,再一路匆忙的趕過去,這次小的學乖了,遠遠找個角度還算可以的地方就站定,正好趕上主燈秀開始,呼~~~
旁邊一位美少女看到我在喬腳架,對她的阿娜答說:「你看,人家腳架都拿出來了,輸人不輸陣,咱們用人架,上。」還滿搞笑的。
這個主燈秀有點像我在新加坡金沙百貨看到的水舞秀,透過水舞布幕投射著影像,有馬兒奔跑、花兒綻放,光線打來打去,整個熱鬧非凡,雖然時間不長,不過還算有誠意。
只是這個水舞秀光線變化實在太狂野,我相機都還沒設定好,秀就已經結束,真是讓我欲哭無淚。所以旁邊的美少女,有腳架沒技術也是沒用的啦~~T_T
還是只能拍不會動、沒有聲光的阿駿。
走了四個小時,居然十二區居然才走了一半,不過友人和我都餓壞了,就此結束台北燈節之行,後來雖然還想再去美術公園和中山北路,不過這幾天狂下雨再加重感冒,也只能望之興歎了。
這次的台北燈節和往年大不相同,不只陣容龐大,整個規劃也非常用心,在花博園區展出,使得傳統花燈多了份生動自在的氛圍,雖然有些小地方可以再改進,不過這次台北市政府的努力,完全可以看得到,很值得給個讚!
2014台北燈節
1/25~2/16:中山北路幸福台北燈海
2/07~2/16:花博圓山&美術公園
官網:http://2014taipeilanternfestival.com/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