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為我不會再寫林宥嘉。
因為我是一個如此惰性堅強的人,「感官世界」問世時,我雖被概念音樂衝擊到昏了頭,滿腔熱血寫下「我是林宥嘉的歌迷嗎?」,但後來的「美妙生活」其實也是那陣子最常躺在我的CD 播放器裡的專輯,可我就怎麼也沒想過要寫「美妙生活」,它很好,也很有我的愛,不過我的愛一向膚淺涼薄,再者林宥嘉小朋友雖然才華洋溢到可以把一種概念詮釋成兩種感覺,但本人實在才疏學淺,沒能具備把一種概念洐生兩種心得的能力,所以我以為我不會再寫林宥嘉。
可是,就在我以為這位小朋友會延續概念精神,不斷推陳出新,給予我不同感受時,這次的「大小說家」卻完全顛覆我的預料,將概念一舉推翻,一口氣奢侈的上了十盤菜,每一盤都那麼出乎人意料之外,在炎熱的夏季,帶來清涼的感受。
第一次翻開這本小說集時,我刻意不看歌詞,純粹用耳朵和它交談,浮現在我腦海的畫面竟是美國60年代普普時期的歌手在夜上海唱歌,很無厘頭、也很跳Tone,而我也確定了,這是一張有畫面的音樂。
果然,當我打開歌詞,第一首歌「思凡」就讓我笑了,這不是倪匡筆下的科幻小說嗎?
由接收電波的前奏展開序幕,這一段星際迷航,帶領我走進浩翰的心靈宇宙。
保持最佳的氣候是有多難
這裡竟然還會有四季變換
但所謂雪花 比記載 更好看……
我們早進化到完美狀態
為何還會迷戀平凡
難道生命沒缺陷
反而是 一種缺憾……
這位外星人先生其實信佛吧?這個論調多麼佛學啊!佛家說眾生有六道,而人道最接近佛,就是因為人道的世界裡善惡相摻,因為有善,所以讓人體會到惡的可怕,因為有惡,讓人體會到善的可貴,一旦泯除了善惡,那便是湼槃成佛。
這位進化到完美的外星人大概只差一步就可湼槃,但是一趟地球歷劫,卻因為看到不完美而有了比較心,生生破戒思凡,真是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不過話說回來,這首歌對於我們這些七情六慾纏身的地球人,真的是超正面、超勵志的啊!把平凡看成美麗,把缺憾看成完美,這不也是成佛必經的一種境界?
「Runaway Mama」是一篇女性自覺小說,是吳爾芙筆下的「時時刻刻」裡,那位由茱兒.芭莉摩所飾演的母親。這位母親在日復一復扮演著別人眼中模範母親、模範妻子的日子裡,再也無法壓抑自己,在某一天,一去不再回頭。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不要太壓抑,該幹嘛幹嘛去,忍久了除了得內傷,還會讓事情不可收拾,傷人又傷己。
「越反越愛」說的是不顧一切的愛情。一向我對那種「轟轟烈烈」、「你死我也死」的愛情很感冒,畢竟這種愛情算是技術活,必須具備腦袋夠清楚、勇氣大過天等條件,否則結局只會是悲劇。不過可能這首歌的背景古典樂伴奏渲染得太有史詩邊幽遠壯闊的氛圍,很奇異的,竟讓我想起了凱薩琳.丹妮芙所演的「印度支那」,那個發生在法屬安南殖民地的故事。
飾演母親的凱薩琳.丹妮芙愛上了一位年輕軍官,卻因為有太多顧忌,最後捨棄了愛情,而她所收養的女兒卻瘋狂的愛上那位軍官,拋棄一切,隨著他遠赴天涯!最後軍官死了,女兒遠遁山區加入遊擊隊伍(這一段我不太確定,畢竟時間有點久了),母親抱著孫子,追悔著當年不肯追隨愛情的怯懦……導演用一對母女的對立,詮釋了在愛情面前的不同面貌。
自然,越反越愛歌頌的是「印度支那」裡女兒那樣勇往無悔的愛情,這是小說不是真實生活,生而為人,大多數的我們都軟弱,越反越愛給了我們一個夢,在夢裡永不言悔,朝愛情前進。
「浪費」則是標準的言情小說,就是那種「我愛你是我的事,與你無關」此等高深的境界,故事裡有完美深情的男主角,和心有所屬的女主角,很不真實,但看言情小說的人要的又怎麼會是真實呢?悶熱無聊的午后何妨作一場夢,讓自己跳離無趣的現實,換來明天前進的動力,讓自己相信,這世界還是很美好?
「誘」是標準的法式浪漫,帶著點撒嬌,甜入人心,像愛蜜莉的異想世界,每天都是一場新鮮的冒險。
「周末驚魂夜」這本恐怖小說則帶著希區考克一貫冷淡疏離的敘事方式,城市的靈魂在寂寞空虛的壓擠下,急欲找到喘息的出口;人生最大的驚悚,不是恐怖降臨的瞬間,而是暴雨將至前,那一雙雙冷漠冷淡的窺視眼睛。
「四號病房」的主歌還沒聽完,我已經拍著桌子大笑到一個不行。這是一篇鬼怪小說,卻由周星馳領銜主演,所以一切的驚悚可怖都成了無厘頭的搞笑,沒有恐怖,只有荒腔走板的笑鬧。我彷彿看到星爺抓著蟑螂,大聲呼喊:「小強、小強,你怎麼死了!」
「勉強幸福」是一篇貌合神離的小說,以詞神林夕的作詞功力,這樣的無奈與心酸可謂信手拈來,理所當然;只是不知為何,我竟有一種站在故事外的感覺,很想同情,卻力有未殆!
「傻子」的一開始,我是沒什麼FU的,然而在一次又一次的聆聽裡,重重的壓抑便如洪水邊湧出,教人難以呼吸。
至於「拾荒」則是作者的自傳,有如史蒂芬.金在「史蒂芬.金談寫作」裡的記述,將童年的過往、苦悶的教師生活、空虛的心靈、貧瘠的生存方式通通揉合成驚滔裂岸的恐懼,創造出另一個世界,用驚悚與殘酷解放讀者的壓力、釋放讀者的想像。
「大小說家」對我來說,與其說是小說家的作品,到不如說是「天方夜譚」裡的吟唱詩人,用一把樂器周遊世界,吟唱著異國的風情,時而低迴婉轉,時而激情高昂,而我托著下巴,迫不及待的傾聽著前所未見的世界。
林宥嘉小朋友曾說,大小說家是十篇短篇小說,短篇小說和長篇最大的差別,就是礙於篇幅,只能點到為止,不能氣勢磅礡、盪氣迴腸。而這十篇小說裡也確實沒有刻骨銘心,沒有曲折離奇,就是清清淡淡的十篇小說,偶爾小搞笑一下,卻很奇妙的,讓人一篇接著一篇,無法釋手。唯一小小覺得可惜的是,科幻、言情、驚悚、鬼怪、文學等類型的小說我都聽到了,但是最能代表東方的小說題材「武俠」居然沒被列入,好想聽聽林宥嘉演繹下的武俠小說啊!(←這個人又在發神經了,別理她。)
總之,「大小說家」又讓我看到林宥嘉對音樂的企圖和求新求變的精神,以及對歌迷負責任的態度,還有什麼比這個更好呢?
最後,強力推薦「思凡」、「四號病房」,我是每聽必大笑,心情好的不得了啊!
===========================================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