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米其林情緣  

一向我對吃沒什麼執著,倒也不是因為味覺遲鈍,只是覺得人的一天要吃三餐,一年就得吃上1,095餐,順利活到80歲,那就是87,600餐,再加上消夜、下午茶之類的,光看到數字都覺得震憾力十足。

 

正因如此,對我來說沒能吃到美食也就沒那麼要緊,反正不過是一年裡1,095餐裡的其中一餐,其餘1,094餐總會有幾頓讓我蒙到好吃的,人生在質不在量,如果真倒楣到一年1,095餐裡餐餐都碰上籤王,那我想,我該去買個樂透,畢竟這種運氣跟被雷劈到的機率差不多,我應該有幸見證上帝的奇蹟。

 

到是這些年開始對一些古早味產生鄉愿的情結,小時候不怎麼覺得特別的食物,現在卻飄散著懷念的氛圍,我知道我在追尋記憶中美好與幸福,卻不懂明知這種舉動毫無意義的我到底在執著什麼,而看完「米其林情緣」後,似乎,我有些明白了。

 

她讀了一段文章……「夏丹相信能在他眼前的世俗生活中找到上帝,在他自己廚房的日常生活之中,他從未到其他地方去尋找上帝,只是一畫再畫他自己家裡廚房同樣的壁架和靜物。」

 

這是一本美食小說,描述著一名印度少年站上法國美食頂端的故事,有著「料理鼠王」裡陰溝裡小人物對美味的執著,也有「貧民百萬富翁」印度式熱熱鬧鬧一夜成名的喧嘩,迂迂迴迴而後柳暗花明。

 

這也是一本很生活的小說,從印度孟買到英國紹索爾再到法國盧米埃與巴黎,時而歡樂、時而暴力、時而優雅、時而迷惘,用文字描述味覺,織就一張帶著濃烈香氣的網,把讀者牢牢包圍住,跟著劇情垂延三尺,再三回味。

 

印度的貧民窟V.S.挑三撿四的巴黎上流社會。路邊攤廉價的速食V.S.昂貴的殿堂級美食,作者用強烈的對比,展現不同階級的人,對生命相同的饑渴與掙扎。

 

我很喜歡書裡關於男主角的童年回憶──

每當回想起快樂的時光,我一閉上眼,就可以看到我們家的舊廚房,聞到丁香與月桂葉,聽到炒鍋噼啪作響。

那甜美焦糖布丁在我舌間溶化的滋味,永遠和媽媽臉上的表情一起融入我的記憶……

 

對現實人生的解構與再拼裝──

……就在肉販熟練地切開羊體……用臘紙把羊腿包起來時,我抬起頭仰望天空上藍黑色的烏鴉……白色屎跡沿著圓柱啪噠啪達落在肉上……每當我想要在巴黎的餐廳作些什麼荒唐的「藝術」之作時,克勞福市場烏鴉的喧鬧聲就會出現,警告我要腳踏實地。

 

男主角面對內心創傷的茫然──

……我唯一記得的是排山倒海而來的飢餓。通常我吃的不多,但媽媽遇害之後,一連幾天我狼吞虎嚥,窮兇極惡地吞下馬薩拉香烹羊肉、鮮奶餃子以及比爾尼亞燉飯。

 

還有離開自己國家後,新世界所給予的衝擊與震憾──

爸爸呼出一口氣,那聲音教我心碎。

擠在角落裡,幾乎被日本海帶和漬薑蓋住看不見的,是印度飲食的象徵:幾瓶咖哩醬、幾袋印度薄餅。爸爸的整個世界幾乎減到什麼也不剩。

 

這些生命裡不管好的壞的,全部都和飲食產生連結,在這一餐和下一餐之間,真真實實的存在。

 

 

 

對一個在貧民窟旁長大的男孩而言,食物是幸福和生存;那麼,對走進法國盧米埃,走進另一個世界的男孩,飲食又是什麼?

 

我愈是努力想憶起初見垂柳飯店的那一刻,我愈確定我看到了一張蒼白的臉龐由閣樓的窗戶冷冷地向下望著我。

這是我後來在整個法國看見許多次的表情──高盧人對不如自己者的獨特神態。

 

這場戲劇化的遇合裡,在印度與法國的飲食文化矛盾中,廚藝天才少年與一輩子等不到米其林第三星評鑑的女主廚相互碰撞,卻意外撞塌了那道固執、偏見、自以為是的牆,印度少年終於一腳踏進巴黎美食的殿堂,但這才是他人生的剛開始,他即將了解他的人生導師曾經面臨的痛苦與掙扎。

 

一開始,幸運女神對他是露出善意微笑的,那些遙不可及的星星對他來說如探囊取物,一顆、兩顆……但,好運終有告罄的一天,接下來,他要面對的是如同印度暴民一般蠻橫殘酷的生存遊戲──喜新厭舊的美食界、全球經濟泡沫化、新奇的「化學式」烹調衝擊(根據書裡的描述,我想應該就是台灣翻譯成「分子料理」的一種飲食)……

 

「情況很嚴重,」她說,「我終於明白了,我們很快就要回到路邊賣小吃了。」

 

 

讓我們回到這本書的主題──法國美食的極致榮耀──米其林評鑑。

米其林美食指南原本是米其林輪胎公司因為看好汽車旅行的發展遠景,特別將地圖、加油站、旅館、旅館、汽車維修廠等相關旅行資訊集結起來,作成「米其林指南」,免費提供客戶索取。

一開始這本指南並未得到迴響,一直到他們將評價優良的旅館特別以星號標示,為了維護評鑑的中立與公正,派出評鑑員喬裝普通顧客四處暗訪,觀察店家真實的一面,漸漸的,米其林指南成為歐洲餐飲的指標,以權威性的飲食評分系統,主宰歐州美食的興衰榮辱。

 

所謂的評分,我想可以這麼比喻──

一開始,男孩愛上女孩,為了表達心中的愛慕,男孩送了女孩一朵玫瑰;於是,玫瑰變成了愛情,從一朵到九十九朵,愛情有了衡量的單位,開始被論斤稱兩、放大檢視!至於男孩和女孩……喂喂喂,你們上哪兒去啊?

 

我並無意思否定米其林的評鑑系統價值,但這個評鑑是榮耀也是詛咒,一旦得到星星,那麼你只能最好,不能只是很好,就像武俠小說裡的劍客,武功到了一個境界,便開始追逐天下第一。

 

「當你達到某種程度,最困難的事就是要天天保持新鮮……」

 

武林高手害怕被打敗,星級主廚也害怕象徵榮耀的星星被收回,評鑑給你光環,把你高高簇擁在上,卻也順便抽掉你腳邊的梯子,要是你無法站穩腳步,就只能粉身碎骨。

 

喪失一顆米其林,生意就會跌三成,但增加一顆,生意就會提升四成。這是里昂一家保險公司才剛精算出來的數據……

如果瘋狗餐廳要達到收支平衡,我們的底線就必須維持九成三的來客率,但我們這一年的平均來客率只有八成二。

 

那群啄食祅教徒屍身的的禿鷹依舊在男主角頭頂迴旋,只是換了面目,用階級與品味作包裝!

 

「……我們很容易就會陶醉在一切的謊言裡。保羅就是被巴黎交易所和所有稱他為『餐飲先知』的媒體報導所害的……」

 

不管是孟買貧民窟或是法國巴黎,不管身份高低貴賤,在命運的面前,我們都一樣的卑微無能,只是諷刺的是,讓我們卑微的卻是我們自己,就像追求美麗新衣的國王,為了更熱烈的掌聲,窮極一生在水中撈著月亮,就為了不曾存在的美麗,卻還因此沾沾自喜,自以為高人一等、見識過人。

 

「你離開這裡時,」她尖酸地說:「你很可能會忘掉大部分我教你的事,那也沒辦法。不過如果你能有任何一點記性,我希望你能記得我小時候父親給我的教訓。那時一位非常有名卻特別難應付的作家剛離開我們家經營的飯店,『葛楚德,』爸爸說,『絕不要忘記,自命清高的勢利小人最缺乏良好的品味。』我自己就曾忘了這絕佳的訓誨,但我相信你不會這麼愚蠢。」

 

麥洛伊夫人在哈山離開盧米埃到巴黎前給了他這一段忠告。那是曾經屬於她的教訓,是哈山給了她當頭棒喝,將她喚醒,雖然在那個時候,那孩子完全不知道自己對這位老婦人投下一顆震憾彈,他也還不了解人類是多麼容易讓自己走向岔路。

 

這是段很短的旅程,徒步就可以走到,但我卻覺得自己彷彿穿過浩瀚宇宙,來到另一端。

 

The Hundred-Foot Journey. 百呎之旅,這是「米其林情緣」的英文原名,短短的百呎,是哈山從自家印度餐廳走到法式餐廳的距離,是哈山離開家園,承擔屬於自己的命運的距離,也是他從兩顆星走到三顆星的距離。

看似很遠,其實很近。

 

人的一天,所需要的不過是兩千大卡的熱量和最單純的滿足,美食是如此,人生也是如此,生命一直都很單純,只是被人給複雜化了,於是生活裡這一餐和下一餐的距離就延伸為馬里亞納海溝,成為無法跨越的標記。

 

 

米其林情緣

The Hundred-Foot Journey

作者:理查.莫瑞斯Richard C. Morais

譯者:莊安琪

出版社:時報文化

 

 

arrow
arrow

    s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